自然农法:一种可持续的种植方法
自然农法(Natural farming)就是遵循大自然运作法则来指导农业生产的一种耕作方式。同时,自然农法也是向大自然学习生命的智慧,体验轻松、喜悦、安详和幸福人生的生活方式。
在福冈正信写的《一根稻草革命》中有这样一句话:自然农法的最终目标不只是栽培农作物,而必须是一种为了人类自我的完善而存在的农法。自然农法说是种植之法,更像是哲学,它只用两个字就可以概括: 无为。
不除草,不用工具,不耕地, 不用化肥,不用农药,完全把种子土地交给大自然,相信自然会给予最好的结果。
自然农法的特点
自然农法有“不需耕作,不需肥料,不需农药,不需除草”等特点,听起来和我们平常对农耕的方式截然相反,但这确实是自然农法这种生态农业所追求的手法。敬天爱人,万物共生。
不需化肥
化肥是人工合成肥料,以施用的氮肥为例,只有15%左右被作物吸收,其他都污染了环境,破坏了自然界本有的生态平衡,恶化了我们的生存空间。事实证明,经年使用化肥的土地,越来越贫瘠,土壤沙化、板结,昆虫和微生物减少,固水性差,失去了应有的生命力。
实际上,肥料是大自然本来就有的,而且只要顺应自然规律,土壤会越来越肥沃。自然农法仿效自然界草木一岁一枯荣的现象,用覆盖落叶秸秆等方式,保土、保松、保温、保湿,滋养蚯蚓、细菌和微生物等,维护土壤自然肥力。
在原来已被化肥等污染过的土地上,可以通过翻耕曝晒、淋洒酵素解毒,也可以种植向日葵等作物吸取重金属排毒。对夹沙田、红粘土等贫瘠的土壤,开始也可以投放些干净无污染的自制有机肥改良土壤,通常3~5年可以 完成,然后就只需覆盖,有机肥都不再需要了。
不需农药
没有过量的肥料,地表和地下的昆虫数量在天敌的相克作用下就会自然平衡,虽然会有但不会危害产量。并且这些“虫害”客观上还在促进作物的进化,提高免疫力和生命力,口感上也会更丰富。没有过量的肥料,作物也不会因不正常的生长过快而体质孱弱,引发更多的病害和虫害。
不需除草
首先是不需要杀草剂,杀草剂最早是对越丛林作战时美国使用的生化武器,至今那里的大量儿童仍发育畸形或怪病频发。二战后,这些生化武器才转投入到农业领域,对人类、对生物、对环境正进行隐形和慢性的屠戮。
然而事实上,杂草不但不是人类的敌人,而是人类的好朋友。在自然农法中,只需对杂草做适当地矮化、选择性地拔除以及善加利用,杂草就会发挥出保湿、保温、保松以及滋养细菌和微生物、分解矿物质等积极作用。
少翻耕
大自然孕育的土壤本身是及其精密和科学的。里面的昆虫可松弛板结的土块,各种菌类和微生物分工合作,将有机质和矿物质转化为易被植物吸收的养分。而植物的根系在腐烂后在地下又形成类似人类毛细血管的精细通道,传输空气、水分、热量和肥料。地表的植被可以为地下遮阴,并把光合作用转化来的太阳能与这些生物分享。
这本是天衣无缝的精美设计,各种生物间互助互爱,是和谐统一的生命共同体。而人类的翻耕恰恰是把这生命有机体给破坏了,既耗费人力财力又适得其反。人类的徒劳不但无功,反而是有过。自然界培育了那么多茂盛的山林树木,草地河川,有翻耕过一寸土地吗? 向大自然学习,轻松省力地务农和生活,不是更舒适惬意吗?
物种多元化
单一作物种植是人类为了追求简单和速效而违背自然规律操作的农耕方式。这样会使土地越来越贫瘠,作物的生命力进化也很受影响。在自然界的生物群落中,不同的品类、不同的个体都在为整体发挥着自己独有的生命意义。
自然农法中,高中低矮,喜光厌光等等形色各异的作物混杂在一起,既有效地利用了空间,又可以通过伴生作物减少病虫害,还可以丰富口感和提高亩产量,享受食物森林的艺术美感。
连作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与这个地方的土壤及各种生物和微生物建立起友好关系,它们会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前景,所以一旦某地适种某种作物,就可以每年在它适种的季节连续耕作。在传统观念里,比如姜和高粱是不能连作(北方称为重茬)的,这主要是因为土地使用了化肥,破坏了土壤应有的健康平衡,所以在连作时才会有病虫害高发的问题。试想,自然界培育出的物种,如果不能连作,那不是早就灭绝了吗?
自家留种
现在市售的种子多是杂交不能留种的,这些种子是从经济考量来生产的,有产量有卖相,但口感常常不佳,我们小时候的味道再也不好找到了。以前,比如村里的西红柿,一家一个口味,而现在,全国的西红柿都快一个味道了。自然界的宝贵基因正在人为地遗失,你会痛心吗?并且,市售种子多包有厚厚的药衣,自然选择的生命力旺盛的种子需要这样吗?这些毒素最终会流向哪里?
更多资料
- 推荐纪录片:《The Biggest Little Farm》
- 课程:《生态村建设与自然农法》(马来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