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垃圾分类的全球经验与上海实践
简介
垃圾与每一个人密切相关,面对日益紧迫的垃圾问题,2019年7月1日,被称为中国“严垃圾分类措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那么,上海为何要强制推行垃圾分类?这次推广垃圾分类的成效如何?2020年,中国还将有46个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上海的垃圾分类实践经验有哪些可供中国其他城市参考?在全球范围内,还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垃圾分类经验呢?本书将做出直观的分析与回答。
《垃圾分类的全球经验与上海实践》
-
作者:澎湃研究所
-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2020-7
目录
-
前言
-
1 垃圾:人类文明的印迹
-
何为垃圾?
-
垃圾的影像世界
-
每天产生多少垃圾?
-
垃圾对环境有哪些影响?
-
-
2 垃圾分类的经验
-
垃圾分类的图景
-
垃圾分类的经验
-
日本垃圾分类的社会背景:环保、民主政治与日常美学
-
日本垃圾分类的“一少一多”
-
韩国食物垃圾的分类回收
-
德国垃圾分类原则:谁生产,谁负责
-
东京的“垃圾战争”
-
创建社会参与型回收体系
-
西班牙的废玻璃回收
-
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塑料再生
-
西班牙的回收音乐会
-
尼日利亚贫民窟:社会企业用包容性策略回收资源
-
可持续发展的前沿探索:食物共享的 趋势
-
墨尔本:食物公平卡车计划
-
伦敦:社区食堂
-
柏林:食物分享组织
-
新加坡:食物银行
-
都柏林:城市农场
-
巴塞罗那:社区农园
-
纽约:“596英亩”项目
-
纽约:厨房联盟
-
旧金山:食物回收网络
-
旧金山:食物转移
-
从英国到阿尔及利亚:食物再循环
-
-
3 垃圾分类的上海实践
-
中国垃圾分类的起步
-
自发的垃圾分类:民间废品回收体系
-
上海为何是强制实行垃圾分类的 个城市?
-
上海垃圾分类的标准
-
上海垃圾分类小窍门
-
上海垃圾分类的成效与意义
-
上海垃圾分类大哉问
-
垃圾分类为何需要社区工作?
-
为何要所有人行动?
-
如何让居民相信末端处理?
-
如何理解“定时定点”?
-
小区是否一定要“定时定点”?
-
湿垃圾为何要除袋投放?
-
上海垃圾分类中的社区行动
-
志愿者的付出
-
居委会的压力
-
物业的责任
-
社会组织的协力
-
购买链接
版权声明:
作者:Rudy
链接:https://zerotogether.net/books/4661696
来源:零废弃部落 ZeroTogether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